Huzhou New Green Material Co., Ltd.
实际控制人为(朱士 荣、徐月美),一致 行动人为(智铂投资、 朱丽婷)
制造业(C)-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专用化学产品制 造(C266)-专项化学用品制造(C2662)
公司分别于2023年4月6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2023年4月22日召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修订
的议案》,公司注册资本由65,206,103元增至为66,206,103元,2023年5月22日在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变更登记。
公司主营业务为混凝土外加剂、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生产的混凝 土外加剂产品主要为减水剂和增强剂,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产品主要为保温系列(主要指保温砂浆)、 楼地面保温材料、外墙涂料、加砌块、自流平材料及施工。 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为: 一、采购模式 公司结合行业情况及自身特点,主要采取“以产定购”及“安全库存”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采购。生 产部根据销售部提供的下游客户订单确定预计产量,即生产部按照订单内容和交货期组织生产,采购部 依据生产安排来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 二、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订单生产”和“安全库存”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主要以客户订单作为安排生产 的依据,控制原材料及成品的合理库存;同时公司生产计划亦结合原材料的采购周期、产品的生产周期, 兼顾常规产品的安全库存,以保证向客户的及时供货。 三、销售模式 1、外加剂 公司外加剂类产品下游客户主要包括混凝土制品企业、各类工程施工承包企业、建材企业等,最终 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领域。公司产品以自有销售团队进行市场开拓,采用直销模式进行销售。 2、建筑保温与装饰类产品 公司建筑保温与装饰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房地产建筑领域,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 四、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研发理念,充分了解不同的客户对产品性能、规格的要求差异,同时 密切关注和了解国内外关于外加剂行业、建筑保温行业、建筑装饰材料行业等建筑行业产品的最新研究 动态。对涉及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原料结合公司现有产品状况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工 艺、原料更新;对涉及到的新产品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 开展新产品研发工作。对新研发或改进优化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指标、性能指标等进行反复测试,最 终制备出稳定、高效、经济、合理的产品,并交于客户进行测试,根据客户反馈进行产品定型及优化。 为保证持续创新能力,公司在重视自主研发、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整合外部科研
1、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后,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发展迅速,已经从上世纪末 以简单物理复配为特征的小型混凝土外加剂生产,逐步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路线,以拥有自主研 发技术力量为特征的新一代规模化生产企业正逐步形成。目前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合成技术发展迅 速,合成工艺逐步实现了自动化、清洁化和绿色化。以聚羧酸系外加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外加剂在目前并 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占据混凝土外加剂市场主导地位。新型功能性混凝土外加剂如膨胀剂、减缩剂、 引气剂等其他外加剂将持续发展pp电子,品种不断拓展,性能不断提高。此外,我国水泥品种繁多,加上混凝 土砂、石料、矿物掺合料等受市场资源影响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区域性特点较为明显,促进了我国混凝 土外加剂复配和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业内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一 定的生产规模和良好售后服务的混凝土外加剂企业。随着混凝土工程的大型化、结构及环境的复杂化、 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功能要求愈来愈多 样化,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发越来越受重视。 2、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混凝土外加剂是实现混凝土行业“低碳、生态”发展的核心材料,也 是现代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羧酸系减水剂作为绿色环保产品,更是逐步取代萘系减水剂。近年, 随着我国环保政策不断趋严,化工行业意外事件更加速了环保整治的力度,在此背景下,政府陆续出台 一系列化工行业“退城入园”相关政策,行业准入门槛提高,优化行业竞争格局,推动行业向规模化、 集中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建筑材料产业高效发展,相关部门先后推出了 《中国制造 2025》、《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 等一系列政策,明确了先进建筑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促进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 3、行业竞争格局推动规模型企业进一步发展,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竞争激烈,随着我国混凝土外加 剂行业逐步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路线,拥有自主研发技术力量的企业更具优势。随着混凝土工程 的大型化、结构及环境的复杂化、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混凝土外加剂技术 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外加剂技术将向降低水泥用量、提高工业废渣利用率、改善混凝土工作性、提高 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延长基础设施使用寿命的方向发展,并形成了一系列新趋势:开 发如降粘型、高适应性减水剂,满足低品位骨料和工业废渣在现代混凝土中的高效利用,满足现代施工 技术进步的需求。此外,我国水泥品种复杂多变,加上混凝土砂、石料、矿物掺合料等受市场资源影响 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区域性特点较为明显,促进了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复配和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技
术应用方向上,在保证混凝土外加剂质量的前提下,一方面充分利用适宜的工业废水或废渣生产混凝土 外加剂,降低社会资源消耗成本;另一方面,减少有机毒害物质在混凝土外加剂中的使用,提高混凝土 外加剂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市场方面,随着水泥企业向混凝土业务的延伸,其对混 凝土外加剂的产品种类、应用性能和品质稳定性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仅靠单一的营销能力和单一品种进 行销售的复配企业将逐渐失去竞争能力,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高,在产品研发能力、制造能 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领先的企业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行业头部效应逐渐明显。
2017年12月,公司被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证书编号:225;2020年12月公司通过 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财政厅、国家 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 GR5);2022年1月,公司被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 定为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159.13% 、货币资金:本期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增加 ,主要系本期收到投资款尚未使用所致; 2、应收票据:本期应收票据较上年期末增加28.97%,主要系本期收到的票据未到期金额较上年期 末增加所致; 3、应收款项融资:本期应收款项融资较上年期末增加209.86%,主要系本期收到以票据结算的回款 中,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承兑汇票比例增加,回款风险较小; 4 86.38% 、其他应收款:本期其他应收款较上年期末增加 ,主要系本期投标保证金增加所致; 5、长期应收款:本期长期应收款较上年期末减少44.44%,主要系本期计提长期应收款信用减值损 失增加导致长期应收款净值减少所致。 6、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较上年期末增加5047.28%,主要系本期新厂区绿化转入长期待摊 费用所致; 7 100% 、应付票据:应付票据较上年期末减少 ,主要系本期应付票据全部到期所致; 8、应交税费:本期应交税费较上年期末减少64.43%,主要系本期应交增值税较上年期末减少所致; 9、其他应付款:本期其他应付款较上年期末减少36.18%,主要系本期支付上年末已计提尚未支付 的费用所致。
1、税金及附加:本期税金及附加较上年同期减少112.07%,主要系本期收到城镇土地使用税退回所 致; 2、销售费用:本期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8.11%,主要系引进销售团队,导致销售人员薪资 成本增加所致; 3、管理费用:本期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1.18%,主要系职工薪酬增加及折旧与摊销增加所致; 4、研发费用:本期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25.83%,主要系本期研发直接投入减少所致; 5、财务费用:本期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79.29%,主要系本期利息资本化减少所致; 6、其他收益:本期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78.14%。主要系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减少 所致; 7、信用减值损失:本期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183.70%,主要系本期期末应收账款较期初下 降导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减少所致; 8、资产减值损失:本期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229.61%,主要系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较 上年年同期增加所致。
随着经营规模不断的发展和扩张,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 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如果人才储备步伐跟不上业务 快速发展的速度,将对经营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随 着人力资源的不断紧张,人力成本亦不断增加。人工成本占比呈 上升趋势,员工工资水平持续增长,未来如果人力成本持续上 升或剧烈波动, 可能会影响经营业绩。人才流动趋于市场化,核 心人才的机会和选择也越来越多。
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比例为 17.58%,集中度相对较高, 预计客户集中度短期内仍将处于较高水平,较高的客户集中度 会带来因个别客户需求变化而带来经营风险。且由于房地产市 场 2021年下半年开始景气度下滑影响,存在部分地产商资信情 况恶化,存在无法及时支付相关货款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建筑材料行业是一个分散且充分竞争的行业, 随着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出台及行业竞争加剧,未来行业将加 速整合,其中规模较大、品牌较好、实力较强企业的优势将逐 渐显现。面对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受生产布局、资金实 力 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着未来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 的市场竞争风险。
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行业景气度下降,房地产行业依然 面临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复杂形势等诸多外部不利因素的影 响, 公司业务发展面临了较大的压力。全体员工保持了坚定向 上的精神面貌,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在保持稳健经营的同时, 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股前十名股东间相互关系说明: 朱士荣与徐月美系夫妻关系,徐月美系智铂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pp电子。 汇诚创投、科商创投与东港创投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浙江浙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科威创投的执 行事务合伙人是浙江浙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